【天宫课堂简介】“天宫课堂”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科普教育项目,旨在通过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特殊环境,向青少年和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对航天科技的兴趣。自2021年起,“天宫课堂”已多次开展,由神舟十三号、十四号等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实验演示,并通过直播与地面课堂互动,实现天地连线授课。
该课堂不仅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还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地球观测等多个领域,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太空探索的魅力与科学的奥秘。
天宫课堂简介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天宫课堂 |
发起单位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等 |
启动时间 | 2021年(首次在神舟十三号任务期间) |
授课地点 | 中国空间站“天宫” |
授课人员 | 神舟系列航天员(如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等) |
授课形式 | 实验演示 + 直播互动 + 地面课堂同步 |
主要内容 | 微重力物理实验、生命科学实验、地球观测、航天器操作等 |
目标受众 | 中小学生、高校学生、公众及科研人员 |
教学目的 | 普及航天知识、激发科学兴趣、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
特色亮点 | - 太空环境下的独特实验 - 天地互动体验 - 视频直播+图文资料同步发布 |
通过“天宫课堂”,不仅让公众更加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让更多青少年看到了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它是中国航天科普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