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意思】“敝帚自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汉书·张释之传》:“夫以一缕之帛,不足以易一国之宝;一帚之微,不足以比万金之重。然人皆爱其旧物,虽不贵重,亦不忍弃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是破旧的扫帚,人们也会珍惜它,因为它属于自己。
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自己拥有的东西虽然并不珍贵,但因为是自己的,所以非常珍惜。有时也带有自我欣赏、固执己见的意味,尤其在面对他人批评或否定时,容易表现出对自身事物的过度维护。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敝帚自珍 |
拼音 | bì zhǒu zì zhēn |
出处 | 《汉书·张释之传》 |
释义 | 自己的旧物即使破旧,也十分珍惜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珍视旧物、爱惜旧物 |
反义词 | 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个人物品 | 他舍不得扔掉小时候的玩具,真是“敝帚自珍”。 |
工作成果 | 老王对自己的设计作品一直很自豪,哪怕别人觉得一般,他也“敝帚自珍”。 |
学术观点 | 在学术讨论中,有些人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愿听取他人意见,显得有些“敝帚自珍”。 |
三、注意事项
1. 语境选择: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对旧物或旧观念的执着,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恰当。
2. 情感色彩: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表示过于看重自己拥有的东西,可能影响判断。
3. 适用对象:适用于人或物,尤其是那些具有情感联系的事物。
四、总结
“敝帚自珍”这一成语,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旧物的依恋之情,也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心理倾向——对熟悉的东西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过度“敝帚自珍”,可能会阻碍进步与成长。因此,在珍惜过去的同时,也要学会理性看待新事物,做到取舍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