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如砥的解释】“周道如砥”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原句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不乐,胡然此呼?……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意思是:周朝的道路像磨刀石一样平坦,笔直如箭。后用来形容道路平直、畅通无阻,也比喻治国之道正直公正、秩序井然。
一、
“周道如砥”本意是形容道路平坦笔直,后来引申为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象征着社会秩序稳定、制度公平、治理有序。在古代文学和政治思想中,“周道”常被视为理想政治理想的象征,而“如砥”则强调其稳固、顺畅的特性。
这一成语不仅用于描述地理上的道路状况,更广泛用于形容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乃至人生道路的正直与顺畅。它承载了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以德治国”的理念。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周道如砥 |
| 出处 | 《诗经·小雅·车辖》 |
| 原意 | 周朝的道路像磨刀石一样平整,笔直如箭 |
| 引申义 | 比喻治国之道正直、社会秩序井然;也可指人生道路顺畅 |
| 文化内涵 | 体现儒家“以德治国”的理想,象征公平、公正、稳定的社会状态 |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形容政策合理、社会和谐、道路通畅等场景 |
| 相关成语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典刑不灭 |
| 作者/出处背景 | 《诗经》为先秦时期诗歌总集,反映当时社会风貌与思想观念 |
三、结语
“周道如砥”不仅是对自然道路的描绘,更是对理想社会的一种象征。它体现了古人对公平正义、秩序稳定的追求,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现实价值。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可以将这一成语理解为对良好治理、顺畅发展的一种美好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