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于言表的意思】“溢于言表”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绪、情感或态度非常强烈,以至于无法仅仅通过言语来表达,而是会通过行为、表情、语气等方式表现出来。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情感外露”,即内心的波动和情绪的表达超出了一般语言所能承载的范围。
一、
“溢于言表”指的是某种情绪、情感或态度非常强烈,已经超出了语言所能表达的程度,往往通过其他方式如动作、表情、语气等表现出来。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的情感状态,尤其在激动、喜悦、愤怒、悲伤等强烈情绪下使用较多。
它强调的是“情不自禁”的状态,说明一个人内心的感受非常深刻,以至于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清楚。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溢于言表 |
拼音 | yì yú yán biǎo |
出处 | 通常出自古文或现代文学作品,无明确出处 |
含义 | 形容情感、情绪过于强烈,已超出语言所能表达的范围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感情状态,如激动、喜悦、愤怒等 |
近义词 | 情不自禁、喜形于色、难以自制 |
反义词 | 面无表情、不动声色、冷若冰霜 |
例句 | 他听到好消息后,高兴得溢于言表。 |
使用场景 | 文学描写、日常交流、心理分析等 |
注意事项 | 不宜用于描述冷静、理性的情绪状态 |
三、拓展理解
“溢于言表”虽然常用于正面情绪,如喜悦、感动,但也可以用于负面情绪,如愤怒、悲伤等。例如:“她听完噩耗后,悲痛溢于言表。”这说明情绪已经超越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直接通过行为或表情体现出来。
在写作中,使用“溢于言表”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总之,“溢于言表”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人们在面对强烈情绪时的真实状态,是汉语中非常具有表现力的一个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