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出自哪里】一、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倒霉时接连遭遇不幸,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发生,令人无从应对。这句俗语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人们在逆境中屡遭打击的心理感受。
该句最早出自元代杂剧《窦娥冤》中的台词,由剧中人物窦天章所说。后经文学作品和民间口耳相传,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谚语。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句话的出处与背景,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俗语原文 |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
含义 | 比喻人倒霉时接连遭遇不幸,事情一件接一件发生 |
出处 | 元代杂剧《窦娥冤》(作者:关汉卿) |
原文出处 | 窦天章:“我是个有家难奔,有怨难伸的人,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
作者 | 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 |
所属作品 | 《窦娥冤》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生中连续遇到的不顺或灾难性事件 |
现代应用 | 广泛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表达对命运不公的感叹 |
三、补充说明
虽然“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在现代被广泛引用,但其最初的出处是元代杂剧《窦娥冤》。这一说法得到了许多文学研究者的认可。此外,类似表达在古代诗词中也有出现,如“祸不单行”,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因其生动形象而更具传播力。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句俗语常被误认为是古诗或成语,但它实际上属于民间俗语,并非正式的成语或诗句。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反映了人们对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