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哪几年到哪几年】“十二五”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简称,是国家在2011年至2015年间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十二五”的时间范围和主要目标,以下是对“十二五”相关内容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直观展示。
一、
“十二五”规划的时间跨度是从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计五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注重民生改善和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
此外,“十二五”期间还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包括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等,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时间范围 | 2011年1月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规划周期 | 五年(2011-2015) |
核心目标 | 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
主要内容 | 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区域协调 |
政策重点 | 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化、支持新兴产业 |
成果亮点 | 基础设施快速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
三、结语
“十二五”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不仅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还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这一时期为中国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了解“十二五”的时间范围和主要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