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原文】一、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出自屈原的《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这句话表达了时间飞逝、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句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迅速地轮转不停啊,春天和秋天依次更替。”这里的“忽”表示快速,“不淹”指不停留;“代序”意为依次更替、轮流出现。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在《离骚》中,这句话出现在诗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理想难酬的背景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体现了屈原对生命、时间以及理想的深刻思考。
二、原文及释义对照表
原文 | 释义 |
日月忽其不淹兮 | 太阳和月亮迅速地轮转不停 |
春与秋其代序 | 春天和秋天依次更替、轮流出现 |
三、背景与意义
《离骚》是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全诗情感激昂、辞藻华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其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作为诗句的一部分,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规律,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此句虽简短,却富有哲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天人合一”思想,即人类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相互呼应。这种表达方式在后世诗歌中被广泛借鉴,成为描写时间、季节、人生的重要意象。
四、结语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虽仅八字,却蕴含深意,既是自然景象的写实,也是诗人情感的投射。它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把握当下,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规律与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在今天,这句诗依然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