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常见通假字

2025-09-23 18:08:03

问题描述:

常见通假字,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18:08:03

常见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是指在书写或口语中,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用一个字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古文、古籍中非常普遍,掌握通假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系统地了解和记忆常见通假字,以下是对一些典型通假字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常见通假字总结

1. “说”与“悦”

- “说”常用于表示“高兴”的意思,实为“悦”的通假字。

-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2. “蚤”与“早”

- “蚤”原意是“跳蚤”,但有时通“早”,表示“早晨”。

- 例句:“蚤起,施从者。”(《史记·项羽本纪》)

3. “辟”与“避”

- “辟”有“躲避”的意思,后多用“避”代替。

- 例句:“民皆避之。”(《孟子》)

4. “反”与“返”

- “反”表示“返回”,后来多写作“返”。

- 例句:“吾其还也。”(《左传》)——“其还”即“其返”。

5. “直”与“值”

- “直”表示“价值”,后多用“值”代替。

- 例句:“直不百步耳。”(《孟子》)

6. “亡”与“无”

- “亡”有时表示“没有”,如“亡何”即“不久”。

- 例句:“亡何,上至。”(《史记》)

7. “知”与“智”

- “知”常作“智慧”讲,后多用“智”表示。

- 例句:“知者不惑。”(《论语》)

8. “禽”与“擒”

- “禽”指“捕捉”,后多用“擒”代替。

-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聊斋志异》)

9. “属”与“嘱”

- “属”表示“叮嘱”,后多用“嘱”代替。

-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0. “莫”与“暮”

- “莫”有时表示“傍晚”,后多用“暮”代替。

- 例句:“莫辞更坐弹一曲。”(白居易《琵琶行》)

二、常见通假字对照表

通假字 本字 含义说明 例句
高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早晨 蚯起,施从者。
躲避 民皆避之。
返回 吾其还也。
价值 直不百步耳。
没有 亡何,上至。
智慧 知者不惑。
捕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叮嘱 属予作文以记之。
傍晚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三、结语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反映了汉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掌握这些通假字不仅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对古籍阅读的准确性。建议学习者在阅读古文时,结合上下文和常用通假字表进行对照分析,逐步提升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