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的意思是什么】“趁火打劫”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别人遇到困难或灾难时,趁机谋取私利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在他人遭遇不幸时,不加以帮助反而趁机占便宜的情景。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趁 | 抓住机会 |
火 | 指火灾或灾难 |
打劫 | 抢夺、掠夺 |
整体意思:在别人发生火灾或遭遇灾难时,趁机抢夺财物,比喻在别人有难时趁机谋取利益。
二、成语来源
“趁火打劫”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晋献公以骊姬为夫人,骊姬欲立其子,乃使公子重耳出奔,及晋惠公卒,骊姬遂与优施谋,令太子申生杀之,而自立。于是晋人皆怨,而秦人亦怒,晋人乘其乱,以伐秦,是谓‘趁火打劫’。”
虽然这一出处可能有争议,但成语的使用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民间和文学作品中。
三、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趁人之危的行为 | 他见邻居失火,不仅不帮忙,还趁火打劫,偷走了人家的财物。 |
形容企业趁危机牟利 | 在经济危机期间,一些公司趁火打劫,大幅提高产品价格。 |
批评道德低下的人 | 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令人不齿。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趁势而为 |
反义词 | 见义勇为、雪中送炭、扶危济困 |
五、总结
“趁火打劫”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在他人遭遇不幸时,不给予帮助反而趁机谋取私利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他人困境时,应保持善良和同理心,而不是利用别人的苦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