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译文与原文】《满井游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写的一篇散文,描绘了他在北京郊外满井一带春日游玩时的所见所感。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以下是对《满井游记》原文与译文的整理与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对照理解。
一、
《满井游记》通过描写作者在春日游览满井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文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如“山峦为晴雪所洗”、“柳条将舒未舒”,展现出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作者也流露出一种闲适淡泊的心境,体现出其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 北京地区寒冷,花朝节过后,仍残留着寒意。 |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 寒风时常刮起,一刮起来就飞沙走石。 |
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 土地微微湿润,视野开阔,就像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一样。 |
于是,始得西山宴游之日。 | 于是,才有了在西山游玩的日子。 |
余之始至,若有所失;及既上,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我刚到的时候,好像失去了什么;等到登上山顶,心情豁然开朗,荣辱都忘记了。 |
水落石出,天高气清,风和日丽。 | 水位下降,石头显露,天空高远,气候清爽,风和日丽。 |
于是,与子颍坐于亭上,看远山如黛,近水如镜。 | 于是,我和子颍坐在亭子上,看着远处的山像青黛色,近处的水像镜子一样。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内心,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行为。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不因外物而欢喜,不因自己而悲伤。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在朝廷做官就担忧百姓,处在僻远的地方就担忧君主。 |
三、总结
《满井游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更是一篇体现作者心境与人生哲理的文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袁宏道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文章的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画面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上述原文与译文的对比,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意境,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