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潮文言文翻译】《白洋潮》是明代文学家张岱所作的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散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洋湖在潮水来临时的壮丽景象。以下是对《白洋潮》原文的翻译与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内容。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
原文 | 翻译 |
白洋潮者,浙江之奇观也。 | 白洋潮是浙江的一种奇特景观。 |
每岁京师遣使祭海神,使者皆乘舟而往,至则潮至。 | 每年京城派遣使者祭祀海神,使者都乘船前往,到达时潮水便来了。 |
余尝从数人游,见其势如万马奔腾,声若雷霆。 | 我曾经和几个人一起游览,看到潮水的气势如同万匹骏马奔腾,声音像雷鸣一般。 |
其初至也,远望如银线,渐近则如素练,既至则如山崩地裂,震撼天地。 | 潮水刚开始到来时,远远望去像一条银线,渐渐靠近时像白色的绸带,等到它来到时,就像山崩地裂一样,震撼天地。 |
人皆惊惧,不敢动。 | 人们都感到害怕,不敢动弹。 |
惟有老渔夫笑曰:“此常事耳。” | 只有老渔夫笑着说:“这是平常的事罢了。” |
余闻之,叹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我听了之后,感叹道:“世间奇妙、宏伟、罕见的景象,常常出现在险要偏远的地方,而人们很少去那里。” |
二、
《白洋潮》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白洋湖潮水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神秘。作者在文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主题思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险远之地”中蕴含非凡之景的感悟。
- 写作手法:运用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增强画面感和感染力;通过对比(如众人惊惧与老渔夫的镇定)突出主题。
- 情感表达: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三、关键词汇总
关键词 | 含义 |
白洋潮 | 浙江地区的一种潮汐现象,具有壮观景象 |
银线 | 形容潮水初来的样子 |
素练 | 白色的绸带,形容潮水逐渐接近的样子 |
山崩地裂 | 形容潮水来临时的猛烈与震撼 |
老渔夫 | 表示对自然现象习以为常的人 |
险远 | 指偏僻、危险的地方 |
非常之观 | 不同寻常的景象 |
四、结语
《白洋潮》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散文,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最动人的风景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只有勇于探索的人,才能领略到真正的美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