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稻田稗草用的除草剂介绍

2025-07-10 17:00:04

问题描述:

稻田稗草用的除草剂介绍,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17:00:04

稻田稗草用的除草剂介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稗草是常见的杂草之一,其生长速度快、竞争力强,容易与水稻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除草剂是控制稗草危害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目前常用的稻田稗草除草剂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特点和适用情况。

一、常见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制

1. 酰胺类除草剂

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来阻止脂肪酸合成,从而抑制杂草生长。这类药剂对稗草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水稻相对安全。

2. 磺酰脲类除草剂

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影响植物体内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从而抑制杂草生长。该类药剂选择性强,常用于水稻田中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

3. 二苯醚类除草剂

通过破坏植物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渗,达到除草效果。适用于播后苗前或苗期使用,对稗草有较好防效。

4. 三嗪类除草剂

主要通过抑制光合作用中的光系统Ⅱ,使杂草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反应,最终死亡。适用于土壤处理,对稗草有一定控制作用。

5. 草甘膦类除草剂

属于广谱性除草剂,通过抑制EPSPS酶,干扰植物体内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对多种杂草包括稗草均有良好防效,但对水稻也有一定影响,需谨慎使用。

二、常用除草剂汇总表

除草剂名称 类型 作用机制 防效对象 使用时期 对水稻安全性 注意事项
丁草胺 酰胺类 抑制脂肪酸合成 稗草、莎草 播后苗前 避免积水地块使用
异丙甲草胺 酰胺类 抑制脂肪酸合成 稗草、阔叶草 播后苗前 需混土使用
五氟磺草胺 磺酰脲类 抑制ALS酶 稗草、鸭舌草 苗后早期 可与其他除草剂混用
氟吡甲禾灵 二苯醚类 破坏细胞膜 稗草、马唐 苗后茎叶喷雾 避免高温高湿天气使用
草甘膦 膦酸类 抑制芳香族氨基酸合成 多种杂草 苗后茎叶喷雾 不可用于水稻生长期
噻吩磺隆 磺酰脲类 抑制ALS酶 稗草、牛毛毡 苗后早期 需掌握用药量
氰氟草酯 二苯醚类 破坏细胞膜 稗草、千金子 苗后茎叶喷雾 适宜温度15℃以上使用

三、使用建议

1. 根据稗草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如稗草密度大,可选用高效、速效的药剂;若杂草种类复杂,可考虑复配使用。

2. 注意施药时间和方法:多数除草剂应在稗草出苗后至3叶期前使用,避免高温或降雨天气。

3. 轮换用药: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除草剂可能导致抗药性问题,应定期轮换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

4. 遵守安全间隔期:确保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保障稻米质量和食品安全。

通过科学合理的除草剂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稻田稗草的危害,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应注重环保与生态平衡,减少化学药剂的过度依赖,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