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方物是什么意思】“不可方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出众、难以用常规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成语在现代使用中较为少见,但在文学或正式场合中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不可 | 不能、无法 |
方 | 比较、衡量 |
物 | 事物、对象 |
整体含义:
“不可方物”指的是某人或某物极其优秀、独特,无法与其他人或事物相比较,难以用常规标准去衡量其价值或品质。
二、来源与出处
“不可方物”最早出自《左传·宣公三年》:“天子之德,广运无极,不可方物。”意思是天子的品德广大无边,无法用普通的事物来比拟。
后来,这一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才能、品德、成就等非凡,具有高度的赞美意味。
三、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 |
赞美人物 | 他才华横溢,真是不可方物。 |
形容作品 | 这部小说构思精妙,堪称不可方物之作。 |
描述成就 | 他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果,简直不可方物。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无与伦比、出类拔萃、超凡脱俗 |
反义词 | 普通平凡、平庸无奇、不足为道 |
五、注意事项
1. 适用范围有限:此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语气庄重: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场合滥用。
3. 搭配得当: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卓越之处,不宜随意扩展。
六、总结
“不可方物”是一个表达极高赞誉的成语,强调某人或某物的非凡特质。虽然现代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学术或正式写作中仍具一定的表现力和文化价值。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