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焚书坑儒的历史真相大白话(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

怀菲谦
导读 大家好,小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焚书坑儒的历史真相大白话,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一、

大家好,小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焚书坑儒的历史真相大白话,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百家争鸣时代背景:春秋战国也被称为“大争之世”,其核心就是“争”,争领土、百姓及生存空间与生存机会。

2、因为周王室的衰弱,对众多的诸侯国失去了控制能力,导致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你争我夺的争斗,而这些诸侯国为了让自己能够继续存在及强大下去,开始对强国方式进行思考及变革,而这些诸侯国的需求则反应到社会当中,大量的社会精英根据自己的能力对历史以来的治国及强国方式进行总结和思考,再加上自己的认知与见解,兼容并絮,从而开始产生不同的思想流派,这些流派其实都是以治国、强国为目的,为了让自己的思想能得到众多诸侯国的赏识,开始了招收门徒及周游列国这种扩大影响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吸收新的精英加入及修正自己的流派思想,从而壮大自身。

3、而不同的人对社会及国家有着不同的认识,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在思考及修正其它学派的思想,从而形成新的流派,这就是诸子百家诞生的原因,而且这些流派不是同时诞生,而是相继诞生,在这个过程中,学派之间不断的进行碰撞与修正融合,这就是百家争鸣的背景。

4、2、结果:百家争鸣的结果是导致学派之间不断的进行辩论及争斗,都想着压倒对方,而这些学派在实行的过程中都是以诸侯国为实验对象,将自己的思想应用到诸侯国之间,然后通过各自选择的诸侯国来进行战争,以吞并对方而壮大自身,诸侯之间的混战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各个思想流派的挑唆。

5、而真理是越辩越明,虽然争斗不断,但这些思想也在不断的完善中,从而在各地脱颖而出,影响深远。

6、3、肯定和借鉴之处:虽然百家争鸣导致争斗不断,但也有其好处,那就是思想的多样性让这些思想都能不断的完善和进步,毕竟没有哪一处思想是完美的,一家独大最终导致的就是腐败和堕落,比如儒家,在独尊儒术后,后世的儒家其实就是在腐败和堕落,这就是应该要借鉴的地方,保持思想的多样性才会让这些思想有着更大的活力,只有竞争才会进步。

7、二、焚书坑儒背景:由方术和儒生对秦始皇的郡县制进行撞击开始,认为统一后的秦国应该仍然实行分封制,将秦始皇的各个子孙都分到各地建国,就像周朝一样,中央享受各诸侯国的进贡。

8、这明显与秦国的法制思想背道而驰,同时也是否定使秦国强大的法制制度,这是秦始皇及秦国上下都不可能接受的,而法家李斯则趁机进言应该禁止朝堂以外的人参与及议论朝政,并将这部分代表复古的儒生及儒家进行灭杀,从而掀开了焚书坑儒的序幕。

9、2、结果:将当时一些比较激进的儒生进行坑杀,对民间的各种儒家典籍进行焚烧,但对孔子的后人却网开一面,而秦国皇宫仍然有保存这些典籍,其实秦始皇真正毁灭的只是民间的儒家藏书而已,并没有将儒家连根拔起,不然哪有后世的儒家。

10、但儒家却一直记住这个仇,在后世对秦国及秦国所有的一切进行否定,对秦始皇本人也是大泼脏水,好端端的千古一帝被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暴君。

11、而后世的历史也证明儒家的分封制是历史的倒退,汉朝的七国之乱和晋朝的八王之乱,都证明了这一点。

12、三、文景之治背景:秦末的战乱,造成汉初建国后必然是以休养生息为主,这是主旋律和大势。

13、而吕后对刘氏子弟的屠杀,导致长于宫廷的人皇族大量死伤,而各个权臣为了选一个无背景的皇帝以避免难以控制,所以选择了被封在代国的代王做皇帝,这就是汉文帝,而文帝长于民间,深知百姓贫困,也深知百姓的需要,所以他的施政纲领和政策更贴切于百姓需求,而长于民间的文帝生活节俭,不喜铺张,更进一步的休养生息,从而使得天下大治。

14、而景帝则是长于宫廷的子弟,初时也是嚣张跋扈之人,只是在后来有所改变,在继位后沿续着文帝的政策,进一步的延长了国家的恢复时间,经过两代的积累,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迹象,被称为“文景之治”,也正是这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才让汉武帝有击败匈奴的底气,也让汉武帝这个败家子有浪费的资源。

15、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汉武帝在外患基本平定后,开始思考如何能让百姓归心,或者应该说是怎么来愚民,让百姓更好的控制。

16、道家的无为思想在这点上面不够明显,而经过董仲舒篡改后的儒家则在这方面脱颖而出,是一种将《公羊春秋》结合道家思想弄出来的杂交思想,其核心是天人感应与三纲五常理论,更进一步的确立了“君权天授”这种思想,而三纲思想则是更进一步的规范和控制了大家的思想,分别为“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父为子纲”,被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明确了等级制度,在后面甚至衍生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理论,而且将这个向着宗教方向发展,从而将儒家变成了儒教。

17、而汉武在采用这套思想时,也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的建议,除了道、兵、医、水等少数几家外,其它各派则相继衰弱直到灭亡。

18、2、结果:形成了一家独大的格局,在缺少竞争的情况下,儒家开始走向腐朽,而儒家各个大儒也相继发展形成世家门阀,最终把持和控制整个国家,而东汉佛教的引入,估计也有可能是当局为了打破儒家一家独大而做出的,最终在后世形成了儒、释、道三家相争的局面,但儒家仍然控制着朝堂,而其不思进取、一味师古的保守思想也成了禁锢中国发展的拦路虎,更使中国蒙受着巨大的损失,比如“仁”,却被那些腐儒用来对敌国实行,结果养虎为患,反受其害,压制工商阶层,使得中国的技术发展不能在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反而在倒退,歧视商人使得国家的经济、税务等都蒙受巨大损失,反对兵家的发展,则最终演变成以文制武、以文人领兵的局面,使得国家屡遭外侮。

19、其对法家的排斥,则使得中国枉法、乱法的事情屡次发生,其关键就是执法不严,使得中国这个创造了法家的国家,在法律方面的发展反而不如国外。

20、1.百家争鸣一般认为三家分晋是春秋开始,“礼坏乐崩”,周公的封建制度名存实亡,周天子形同虚设。

21、各自为政的城邦出现,诸侯既然不受制于周天子,只要足够强大,就肆意攻击掠夺弱小的诸侯国,天下大乱。

22、于是读书人的阶层“士”——即当时的精英知识分子都想给社会找到出路,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怎么了,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儒家认为祸根是“礼坏乐崩”,即就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了,人心乱,天下乱,主张恢复礼乐制度;道家认为祸根是瞎折腾,即人为干预太多,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人为这个世界缺少爱,主张“兼爱”、“非攻”;法家认为人性恶,须严刑酷法威慑百姓。

23、结果就是造就了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多元化。

24、比如中国人以儒家安身立命,以道家安时处顺,又崇尚墨家的侠义精神,同时用法家精神治理国家...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25、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公元前5世纪左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东方有老子、孔子、佛陀、希伯来的先知,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

26、那个时代的思想高度是后世再也无法企及的,我们能做的,只能一次次地回味,学习,阐述。

27、2.焚书坑儒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做了一系列的统一工作,如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等。

28、在政权形式上也大改旧制,废除始于周公的“封建制”,施行郡县制。

29、秦始皇重用法家之术治国,如韩非、李斯都对秦始皇影响颇大。

30、当时法家主张改制,而儒生是守旧派,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31、这引起法家不满,认为“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更有李斯进言攻击儒生:“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趋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32、”。

33、为了统一思想,推进改革,秦始皇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私藏的《诗经》、《尚书》。

34、 顺便说一句,《易经》因为是占卜的书,得以留存。

35、3.文景之治秦末几经战乱,直到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36、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37、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

38、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39、其实文景之治是外用儒术,内用“黄、老”,这两位都是学道家的“不折腾”。

40、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41、到汉武帝时,统治者迫切要求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上汉武帝本人好大喜功,迫切需要有新的思想基础适应统治要求。

42、这时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

43、他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

44、董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45、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

46、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学说大大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活跃时代一去不返了。

47、5.总价:天下大乱,造就百家争鸣,众说纷纭,不好管理,所以要统一声音,统一思想,于是有了焚书坑儒。

48、我认为焚书坑儒是历代统治者都做过的事情,那就是打击反对自己的知识分子,读书人是劳动人民的喉舌,捂住读书人的嘴,即使闷棍乱砸了,不会闹出大动静。

49、因为读书明理,就开始考虑统治者的政权合理性和政策可行性,这是独裁者所不允许的。

50、文景之治是为了暂时缓和人民压力,更好恢复生产,真是聪明之举,等老百姓有钱了我再紧上套。

51、“独尊儒术”其实推行的“儒术”是赝品,是阉割版加杂交版的“儒家思想”,目的就是为了统治善良的老百姓。

52、在政治史上,指鹿为马的事都发生过,何况这是董仲舒亲自炮制的高仿版的“儒术”?总之政治这东西,一句话:水太深了。

53、因为没有统一的政府,思想比较解放!导致出现三教九流的现象,因为汉武帝在当时遇到一些事,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百家争鸣是因为政治文化开放,罢黜百家是因为政治独裁,文化专制。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