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哪个好点,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哪个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无法比较哪个好,两者都有自己的特点,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区别如下:薪资待遇:西部计划:西部计划作为中央举办、地方受益的国家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2、中央财政按照西部地区每人每年2.5万元、中部地区每人每年1.8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体制结算方式拨付省级财政部门。
3、三支一扶:到纳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的县(市、区)的乡(镇)参加“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服务县(市、区)财政按每年2000元代为偿还。
4、2、期满政策西部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依实际服务年限计算服务期及工龄(参加工作时间按其到基层报到之日起算),并在服务证书和服务鉴定表中体现。
5、服务期满1年且考核合格后,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定。
6、出省服务的和在本省服务的志愿者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7、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
8、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
9、3、概念不同西部计划: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0、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并在其升学、就业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11、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促进农村基层社会事业发展,简称“三支一扶”。
12、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13、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
14、4、报名条件不同西部计划: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岗之前获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通过西部计划体检。
15、有志愿服务经历和担任过各级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的优先录用。
16、三支一扶:招募对象主要为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并应具备以下条件: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成绩合格,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部计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支一扶(一)“西部计划”“西部计划”的全称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它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部门、人事部门于2003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共同组织实施的。
18、计划从2003年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9、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基层检察院、基层人民法院、基层司法援助、西部农村平安建设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20、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并在其升学、就业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21、(二)“三支一扶”“三支一扶”计划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省区市人事、 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其政策依据是《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
22、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促进农村基层社会事业发展,简称“三支一扶”。
23、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24、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
25、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各有好处,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这类项目中没有大方向可比较性的,而是要看具体是否适合自己。
26、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和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而实施的,财政部、人社部给予相关政策、资金支持。
27、该项计划从2003年开始实施,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
28、“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29、计划的政策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30、其次,高职院校要主动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31、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大程度上是用人单位的事情。
32、有效的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的人才,是学生、学校、用人单位的共同诉求。
33、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明晰的职业目标的毕业生,更能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员工队伍。
34、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强强联手开展职业教育,为学生争取专业实习和就业机会,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聘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担任客座讲师和职业导师,为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接触业内人士,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方便。
35、最后,学校还应寻求政府管理部门支持,加强合作。
36、学校可以与政府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信息支持。
37、加强与人才市场或第三方职业生涯教育单位合作,进行舆论宣传,营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