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古代诗词中季鹰一词有何典故

2025-07-28 15:59:39

问题描述:

古代诗词中季鹰一词有何典故,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15:59:39

古代诗词中季鹰一词有何典故】“季鹰”是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一个典故性词语,源自东晋时期的文人张翰。在古诗文中,“季鹰”多用来表达思乡、归隐或对现实不满的情感。以下是对“季鹰”一词的典故来源及其在诗词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

一、典故来源

“季鹰”指的是张翰(字季鹰),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放达不羁、崇尚自由著称。据《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任职时,因见秋风起而思念家乡吴中的莼菜和鲈鱼,于是辞官归乡,留下“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的名言。

这个典故后来成为文人表达归隐、思乡、厌倦仕途的象征,尤其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

二、常见用法及含义

诗句 出处 含义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功名的淡泊
“欲问行藏谁可似,季鹰杯酒,贺老琵琶。”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借古人之志,表达对友人的劝慰与理解
“犹记长洲苑,鲈肥秋水寒。” 李白《行路难》 以“鲈肥”代指“季鹰”,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虽未直接提及“季鹰”,但精神相通,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三、文化意义

“季鹰”这一典故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代表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士大夫阶层在仕途与归隐之间的矛盾心理。在诗词中,“季鹰”常常被用来寄托对自由、故乡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四、总结

“季鹰”源于东晋张翰的典故,其核心意义在于表达思乡、归隐、厌倦官场等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季鹰”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文人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自由的渴望。通过不同诗人的运用,这一词语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层次。

项目 内容
典故来源 张翰(字季鹰)因思乡辞官归隐
诗词用途 表达思乡、归隐、厌倦仕途
代表诗人 辛弃疾、李白、张元干等
文化意义 自由、理想、乡愁、超脱世俗
诗词例句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如需进一步探讨“季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或与其他典故的对比分析,可继续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